这是中图公司服务国家恢复发展、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30年,是中图公司进口事业奠基的30年。在此期间,中图公司积极响应中央"向科学进军"的号召,克服重重困难,开辟订货路线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进口海外书刊的唯一渠道。从1949年接手苏军从东北撤退后留下的一批俄文书刊和中文图书,到1951年与北京工学院图书馆签订第一张订单、1957年举办第一个外国书刊展览,进口渠道迅速从单纯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版商,拓展到西方乃至全世界,服务对象很快遍布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,中图人为连接中外图书互通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,为国内学习、借鉴海外先进文化,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1949年12月 | ![]() |
国际书店(中国图书进出口(集团)总公司前身)成立,同年,郭沫若为国际书店题写店名。 | ||
1950年6月 | ![]() |
国际书店与英国考烈茨书店建立贸易关系,开始从西方国家进口图书。 | ||
1950年11月 | ![]() |
与苏联全苏国际图书公司在京签订新中国第一份图书贸易合同。 | ||
1956年5月 | ![]() |
创办我国第一份书刊刊物《进口业务通讯》,后改名《国外书讯》。 | ||
|
||||
1957年9月 | ![]() |
国际书店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、北京图书馆在北京联合举办外国科技书刊展览,展出37个国家的2.3万多种图书期刊。这是新中国首次举办的进口书刊展。 | ||
1959年3月 | ![]() |
国际书店迁至西单大楼八层办公,办公室总面积1500平方米。 | ||
|
||||
1963年12月 | ![]() |
中国外文书店成立,直属国家科委领导。图书进口业务与国际书店脱钩,划归中国外文书店经营。郭沫若为中国外文书店题写店名。 |
||
![]() |
||||
1970年7月 | ![]() |
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正式合并,中国外文书店归属后者管理。 | ||
1971年6月 | ![]() |
中国科学院发文,中国外文书店与新华书店外文发行所正式合并,对外仍用中国外文书店名称。 | ||
1973年1月 | ![]() |
中国外文书店改名为中国图书进口公司,专营出版物进口业务。同年,郭沫若为公司题写名称。 | ||
|
||||
1977年3月 | ![]() |
丁波任中国图书进口公司经理。 |
||
|
||||
1978年2月 | ![]() |
中国图书进口公司归属国家科委(现科学技术部)领导。 |
||
|
||||
1978年3月 | ![]() |
为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,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"外国科技图书展览会",随后在全国多地巡展。同年4月,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家副总理方毅参观外国科技图书展览会。 | ||
|
||||
![]() |
历史瞬间 | |
![]() |
![]() |
1950年,国际书店北京分店开幕纪念 | 1950年,国际书店天津分店开幕纪念 |
![]() |
![]() |
1951年,国际书店调整机构,原国际供应科全体同志合影 | 1953年,国际书店代办科合影( 苏州胡同) |
![]() |
![]() |
1959年3月,进口科全体同志 欢送下放山西劳动锻炼同志留影 | 1971年6月,百花山大拉练留念 |
![]() |
![]() |
员工风采 | 员工风采 |
![]() |
![]() |
员工风采 | 员工风采 |
![]() |
![]() |
员工风采 | 员工风采 |